1-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,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:
一、基本信息
- 中文名:1-萘乙酸
- 英文名:1-Naphthaleneacetic acid
- 别名:α-萘乙酸、1-萘基乙酸、α-萘醋酸、Planofix、Fruitone等
- 分子式:C12H10O2
- 分子量:186.21
- CAS登录号:86-87-3
-
二、理化性质
- 外观与性状: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性粉末,无臭无味。
- 熔点:126~135.5℃,有资料称为130℃、133℃、134.5~135.5℃或141~143℃。
- 沸点:280.69℃(粗略估计),另有资料称为285℃(分解)。
- 密度:1.1032(粗略估计)。
- 折射率:1.6010(估计)。
- 闪点:>100℃。
- 溶解性:微溶于冷水和乙醇,溶于苯、乙酸,易溶于丙酮、乙醚、氯仿、热水及碱液。萘乙酸钠盐能溶于水。
- 稳定性:性质稳定,但易潮解,见光变色,应避光保存。
三、制备方法
萘乙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,包括:
- 以萘为原料,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氯乙酸反应得到产品。
- 先用萘和甲醛、氯化氢发生氯甲基化反应生成1-氯甲基萘,再进一步在乙醇中与氰化钠反应生成2-萘乙腈,再进行水解得到萘乙酸。
- 将萘、醋酐在高锰酸钾存在下反应得到萘乙酸。
四、用途
1-萘乙酸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,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成功。它可以提高作物产量,其生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类似吲哚乙酸,具体表现为:
- 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,诱导形成不定根。
- 增加坐果,防止落果。
- 改变雌、雄花比率等。
它可经叶片、树枝的嫩表皮、种子进入到植株内,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。广泛用于农业、林业、蔬菜、花卉、果树等领域,具体使用方法如下:
- 用作扦插生根剂。
- 用作防落果剂、坐果剂、调节开花剂等。
使用时,需要注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,防止用量过大产生药害。同时,由于萘乙酸在水中溶解度小,常制成萘乙酸钠盐使用,以利溶解和使用。
五、毒性及安全信息
- 毒性:属低毒类。对皮肤、粘膜有刺激作用。小白鼠急性口服LD50为1456毫克/千克(雄)、843毫克/千克(雌)。
- 危险标志:Xn(有害物质)。
- 危险类别码:包括R22(吞咽有害)等多个代码。
- 安全说明:包括S22、S24/25、S26等多个说明。
在使用1-萘乙酸时,需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,避免吸入、食入或经皮吸收。如发生泄漏或接触,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。